“学霸”父母谈家庭教育:给孩子犯错纠错的机会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1-17】“学霸父母说”小专题,记者采访了十余位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父母,探索他们家庭教育中的利弊得失。稿件刊出后,引发较好的反响。本期我们邀请两位“学霸”父母,听他们讲讲各自家庭教育的故事。
别拿别人“打压”自己孩子
受访者:母亲 孙久华
学霸档案:平阴一中 孙昊
考分:理科718分 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专业
孩子能有今天的成绩,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他自身的努力,二是家庭的支持。从他自身来讲,一是他对自然科学知识有浓厚的兴趣,自己主动去涉猎这些方面的图书,二是他对自己将来干什么有一个清楚的人生规划。基于这两点,他学起来目标明确,劲头十足。
对科学的兴趣,来自于一种使命感吧,儿子看了好多历史书,也看了好多世界政治方面的书,从历史和现实的教训中,他能亲身感受到科技对社会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立志将来能为国家的发展效力。
在家中,我们交流上是平等的,也可以说“没大没小”。都习惯了,大人也成了小孩。这样在和孩子交流起来的时候十分自然顺畅。孩子上学时间紧,我们交流一般是在午饭桌上,把当天遇到的问题相互聊聊,对的及时肯定,错的明确指出,大人和孩子之间相互批评,这样孩子易于接受,避免了青春期的逆反。
在一些有分歧的问题上,我们会通过书面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引经据典,可以参照现实的案例,最后都能达成共识。
孩子性格很随和,对个人得失看得不重,与同学相处也很融洽,在学习和生活上基本没遇什么挫折,对成绩看得也比较淡。我没给他报过辅导班,小学初中时,周末我们做好计划,把两天里划分成四个板块:共同娱乐的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作业时间、阅读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他喜欢钢琴曲,所以就去学钢琴。
高中时,他的自主意识已经很强啦,他能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主要阅读科谱杂志,研究一些他感兴趣的大学课本。
从家长的角度来讲,我给大家提这样一些建议:一是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清楚孩子自身的条件,不要盲目给孩子定目标,要因人而异。二是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人家孩子相比,赞扬人家的孩子,打压自己的孩子,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也是很优秀的。三是要尊重孩子,与孩子之间要平等交流,不要拿家长的身份来压孩子。
四是家长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要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气带到家里影响孩子。五是要及时发现并帮孩子改正一些小错误。六是帮他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每当一个计划完成,要适时鼓励孩子,帮他制定下一步的计划,并督促他认真去落实,长此以往,每一小步计划的成功,都为将来大目标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进步哪怕很小 也一定要肯定”
受访者:父亲 秦平林
学霸档案:烟台一中 秦若晨 考分:文科651分 报考:北京大学元培实验班
其实我是不大同意写所谓的经验的,现在的社会很浮躁,很多家长急功近利,总希望能有一剂良方马上见效,要知道孩子的成长也要遵循普遍的规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孩子成功,需要学校、家长、孩子三方形成合力,需要家长长期的陪伴、不懈的坚持与努力才能获得。
我女儿学习很专注,做事很认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能从学习中体会到很强的快乐。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会深入研究,会找到相关的书学习。她考试心态很好,不唯分数论,明白考试只是对过去学习成绩的检验,但可以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与问题。不要过多关注考试成绩,这是家长在日常中需要给孩子培养的学习习惯与态度。
无论初中还是高中,我孩子都有很多起伏,也有很多挫折。特别是在初一、初二和高一,孩子成绩和心态起伏蛮大的,这时,作为家长一定要沉着,不要关注一时的成绩,要多给孩子鼓励,多分析她进步的一面,给她信心,同时,要帮助孩子找问题,调整心态,不要着急。
我女儿高一的数学成绩只能考到110分到130分,往往只能拿到班级的平均分,高二也只有120多分。家长一定不能急,心里就是急也不能表现出来,要多鼓励,对她的进步哪怕很小也一定要肯定。我们知道,女儿是厚积薄发型的,只要不松懈,坚持到底一定会有改观,结果高考时最弱的数学反而得了150分。
我的孩子应该说从来没上过课外辅导班,如果孩子在课堂上都学不好,你还能指望辅导班吗?一是如果上辅导班孩子往往会有依赖心理,认为课堂学不好还可以上辅导班,往往哪头也学不好,课本上的问题一定要在课堂上解决。二是辅导班的老师会比学校的老师更专业、更敬业吗?
家长扮演好家校沟通的角色很重要。家长不应只是孩子与老师间的传话筒,而应是沟通的桥梁。特别是在老师批评孩子的时候,如果只是原话复述,或再严肃批评,往往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只会加重孩子的抵触心理,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再就是建议大家不要过多关注分数,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要知道将来真正有用的不是死板的知识,而是通过学习过程培养的各种能力,如学习能力、判断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体,最终所有的东西要通过孩子落实、实现,家长犯的错误是把自己的想法与愿望强加给孩子,往往适得其反。有些很正确的东西,孩子不接受也白搭。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陪伴与鼓励很重要,要多给孩子施展自己的空间与平台,要给他们犯错纠错的机会,给他们成长的机会,孩子往往比我们想得更成熟更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