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岁以下的宝宝要讲究一定的技巧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4-12-17】![对2岁以下的宝宝要讲究一定的技巧](https://www.eduease.com/photo/2024/11/25/1732531476_752.jpg)
孩子教育:讲道理和干脆利索的禁止哪个更有效?
引言
我们经常面临一个问题: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应该对孩子讲道理还是干脆利索地禁止?很多父母都会头疼于如何与孩子讲道理,尤其是在孩子做出令人恼火的事情时。有些人认为,小孩子连话都不会说,讲什么道理呢?还有些人认为,孩子是他们生的,一切都得他们说了算,没有什么可商量的。然而,事实上,孩子的能力超出了我们的估计,他们能够理解我们的表情、赞扬和批评。因此,讲道理在教育孩子中是必不可少的。
![小宝宝也能听懂道理](https://www.eduease.com/photo/d1/a/a6/20/4805586.jpg)
小宝宝也能听懂道理
有些人认为,2岁以下的宝宝听不懂道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孩子能够读懂我们的表情,能够听懂赞扬和批评,能够知道谁喜欢他们。这些都证明了孩子的能力超出了我们的估计。因此,在教育2岁以下的宝宝时,我们应该尝试用适当的方式讲道理。
用孩子体会过的感受讲道理
什么事情都是自己经历过才最能记忆深刻。举个例子,当美美还不到1岁时,她对家里的电饭煲冒出的蒸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想伸手去触摸。无论我们如何解释蒸汽有多烫、有多危险,都无济于事。直到有一天,在冬天,她摸暖气管时被烫了一下,我告诉她这叫“烫”。从那以后,每当她伸手去摸锅里的蒸汽时,我就告诉她“烫,暖气烫了你,白汽也烫”,并带她走到暖气边。她开始边说“烫”边后退,也就不再靠近蒸汽了。通过让孩子体会到烫的感觉,她明白了这个道理。
![让孩子从大人的示范中明白道理](https://www.eduease.com/photo/d1/a/a6/02i/4972806.jpg)
让孩子从大人的示范中明白道理
行动是对语言最好的解读。孩子可能听不懂复杂的语言,但是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大人的示范来了解很多道理。举个例子,当孩子在发展自我意识的时候,家长常常会告诉他们“这是你的,不要给别人”。久而久之,孩子会特别保护自己的玩具和食物,不允许别人动。然而,如果家长经常和孩子交换物品,包括吃的东西,孩子就会更愿意与别人分享。当孩子在外面看到别的孩子为了争夺玩具而哭泣时,他们会主动把自己的玩具让给别人。通过这种方式,孩子能够从大人的示范中明白道理。
让孩子从大人的感受中懂得道理
孩子非常善于察言观色,他们经常在大人不注意的时候观察模仿。举个例子,当美美不爱吃丝瓜时,我们给她吃丝瓜炒鸡蛋,她第一次吃就吐了出来。我们告诉她,如果不爱吃可以告诉妈妈,这样吐得一地脏脏的,妈妈会不高兴。她看了我的表情后,低着头也不高兴了,竟然抓起我的手咬我。我告诉她把妈妈咬疼了,她是明白什么是“疼”的,因为我经常在她摔倒或碰到东西时告诉她这叫“疼”。我问她现在妈妈疼了,怎么办呢?美美看着我,想了想,用小手轻轻地摸了摸我的手,相当于给我揉了揉,因为平时我就这样对她的。我非常感动,表扬了孩子。通过让孩子体会到我的感受,她学会了理解道理。
![结论](https://www.eduease.com/photo/d1/a/a6/02i/4957318.jpg)
结论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讲道理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是2岁以下的宝宝,他们也能够理解我们的表情、赞扬和批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让孩子体会过的感受、大人的示范和大人的感受来讲道理。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道理,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情商。这也是一种有效的亲子教育方法。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尽早开始与孩子进行有意义的讲道理,帮助他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