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广州家教
当前城市:广州 [切换其它城市] 
gz.eduease.com 家教热线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广州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广州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400-6789-353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广州家教网 > 家长加油站 > 面对孩子,到底能不能发脾气?

面对孩子,到底能不能发脾气?

【作者:李教员,编号2093 更新时间:2015-05-31

有一天,我的一个同学在微信朋友圈提出一个问题:“成天说对孩子要和风细雨、温柔相伴、无条件接纳的那些人,都是没自己看孩子的。如果真正从早到晚看孩子的,难道不是每隔两个小时就会嗷嗷地喊一顿吗?”

 

提这个问题的人是我的研究生同学,一个美女辣妈。她本科毕业于国内教育心理学最牛的学府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她在我看来是一个相当和风细雨的人,虽然是北方人,说话却似南方女子一般温婉动听,我实在是想象不出她问这句话的表情和语气。 这个问题同样也是我比较纠结的问题。

 

也许是自己学了七年的心理学的缘故,从学发展心理学的那一天起,在我的内心就默默形成了这样的价值观:如果我有自己有孩子,我要与他(她)做朋友,我不希望自己只用父母的威严来维持我们的缘分。从我当妈妈的第一天起,我就下决心关注于他们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规律,用前辈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的育儿理念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不仅如此,受网上温情派的教育理念文章影响,我一度甚至想过改变自己火急火燎的性格特点,用缓慢的爱去包容孩子的一切缺点。 这一切听起来应该是完美无瑕的。

 

但是事实是,目前我的大boss已经5岁了。不知道为什么,忽如一夜春风来,之前看起来笨萌得让人感觉要化掉的小家伙似乎在某天发生了质的变化。他开始以无比灵活的身形和无可比拟的精力,把家里面弄得一团糟。 而我的心也一天天烦躁起来,但是我为了使自己不至于变成被周遭“心理学界”的同学看不起,我还是尽量和风细雨地压制自己的本能的愤怒。可事情并没有按照教科书或者那些文章的所描述的方向发展,不是你给予的理解和宽容越多,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按照你理想的方式发展,往往还有些背道而驰。

 

因为有了这个美女辣妈在朋友圈的大讨论,我也开始放下矜持和我周围的不少妈妈讨论这个问题。原来,每天网上晒幸福晒温情的爸妈们,有不少数私下里是绷不住的。在与孩子的较量中,节节败退,鼓起勇气反击却又罪恶感重生。 究竟给孩子毫无保留的宽容,隐藏自己的情绪还是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绪表达出来,无所顾忌? 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我不敢轻易给这个问题下结论。和其他母亲一样,我也经常看一些名作家的育儿文章。每每看到会非常的振奋,但是实践下来,我发现很多心得文章未必是适合所有的孩子,比如我家孩子。

 

我这么说,并不是否认这些大牛们的教育理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只不过,相比较现实而言,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个体。每一个个体千差万别,即使教育大牛们的文章是建立在大多数的统计意义上,但是别忘了,统计意义上那些小概率事件,也许就在自己孩子身上发生着。 如果非要给这个问题一个定性和一个答案,我的答案是——面对这个问题,我选择和孩子真实地相处。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既然选择这样的一个答案,那么如何才做到和孩子真实地相处呢? 这也是我在实践中慢慢总结的我的答案: 适当表达父母的情绪、适当的斗争 当然,表达情绪、适当的斗争不是鼓励家长疯狂地嘶吼甚至是家暴,而是面对自己的愤怒和难以克制,给自己一个真实的出口。

 

说到斗争,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认为我们把问题扩大化了,斗争的代名词鹰妈狼爸在教育界绝对是最容易受到攻击的目标。教育是多元的,本就没有一个完美得适用于所有人的理论,但是我先声明,我不做鹰爸狼妈这一个极端。我家大boss五岁。从专业角度来说,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移情能力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移情能力即孩子能够察觉别人的情绪反应时能体会与他人相似的情绪反应的能力。

 

在我看来,如果我们作为家长不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绪,不真实地发泄自己的情绪,那么我们就没办法给孩子提供一个可供观察、思考以及实践的机会。如果我可以克制自己的所有情绪,顺着他,他可以自豪地说:“我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她从来不生气,从来都是理解我的。”但是这样真的是最好的吗?

 

也许大家对移情能力这个词汇还很陌生,但是大家对情商这个词一定不陌生。大多数人也应该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在成人世界一个人的智商最高却未必能够获得最高的成就,甚至未必能获得社会的接纳。而情商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个调节的变量,在一个人的是否能成功的评价中则越来越被放置在重要的位置上。什么构成了这个情商的核心?移情就是这个情商的核心。 孩子在社会上生存,他(她)总会获得别人的情绪的反馈,慢慢地孩子会发现他可以幼儿园老师那里、同学那里获得不同的情绪反馈,这些与孩子互动频繁的个体们可不会像父母这样无条件地包容他(她)。而往往这样的反馈对孩子的影响和冲击是不小的,他(她)对其他人的认知会出现了与家里人不一致和不和谐之处。而这样的认知不一致和不和谐如果处理不好,会导致孩子行为出现更多的问题,比如过度依赖父母,排斥其他人等等。

 

从这个角度讲不仅父母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在无效的时候做一些反击类的斗争会使父母自己有一个很好的情绪宣泄口,对孩子的社会类的认知发展也是非常的重要的。真实表达你的赞美 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文章,它们说对孩子要无条件赞美。是的,在读到这样的文章的时候,作为一个成人,我的心非常容易融化,我理所当然地想到我的孩子的心自然而然也会被这些善意的赞美所融化。 我非常认同这样的观点,所以孩子只要是一小小的进步,我都会比较给予赞美。说实话,有些赞美是违心的,我的目的是为了鼓励他给予他自信。

 

比如孩子画画这件事,有的时候孩子那些并不美观的涂鸦和线条,以我个人的审美修为实在是看不出来有什么美感。可是这样的赞美仍然日复一日。终于有一天,我不经意间说出了实话,“我觉得妈妈这次的画比你画的好,你要加油哦。” 这次他表现出了让我错愕的情绪反应,大声嚷着,“我画得比你好,我画得比你好……”还紧紧地粘在我的身上,让我不能去做其他的事情。他当时的表情和行为,我至今难以忘记。没办法,我请来爸爸为我们做评判,我想着爸爸如果向着他,那么正好可以给他台阶下,我也绝不坚持;可是巧的是,这次爸爸也说妈妈画得好,这回大boss闹得更凶了,非要我们一起改口,嚷着我们要向他道歉才行。要我们道歉,可是我们错在哪里呢?我们只是说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啊。

 

有了这件事,我开始对无条件赞美这件事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是的,这个年纪的孩子需要赞美来获得自我认知,获得自信水平,几乎所有的温情派育儿文章都是极力主张赞美胜过一切的教育,我甚至在发展心理学的教课书上也获得了这样的答案。但是我个人的教育实践却无法给予我这样的印证,我觉得无条件赞美让孩子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的能力,甚至获得一些认识上的错觉。思考良久,我认为如果赞美不合时宜,那么不如不赞美。 所以在接下来的与大boss的相处中,我开始减少无条件赞美,而是努力去做客观评价,表达我的真实的看法。即使赞美,我也要指出还有哪些是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样做会显得我有些冷酷无情,但是在某些方面却收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再有绘画评比的时候,他会比以前更加仔细地却辨别两幅画的区别,会注意很多小细节,甚至会辩证的看问题。比如有一次他说“妈妈这次你画得很像,但是我的颜色要更加好看,而且我这里还有一个小汽车你没有哦,你说呢?”诸如此类,他会征求我的意见,而不是完全等待去享受赞美。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他更加学会了如何去从别人的角度去理解和考虑问题,从这个结果来说,我觉得减少无条件赞美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严肃和严格地订立规则 很多温情派的教育理念也比较集中在这样一个观点上,那就是儿童是一个自由发展的个体,应该给予其自由发展的空间,应该去让他自己去发现这个社会,从而在意识里形成自己看世界的规则。 我个人是非常赞同树立孩子独立发现规则的这个理念的,我也十分相信孩子是可以在自己的摸索中体会和理解社会上的规则的。

 

以前在我们家,氛围还是比较轻松的。我们认为我们的大boss不是那种特别淘气和不讲理的小孩子,所以我们给了他很多的自主性,并且提示他我们不排斥孩子看电视和玩电脑,但是要有时有度。用孩子他爸的话说:“他们是未来电脑的一代,如果不早点接触怎么能行呢?”好吧,这种有点奇葩的理论我也是能接受的,毕竟我已经是一天不接触电脑就会难受得要命的人。 渐渐地我发现,我们家的大boss玩电脑的时间越来越长,不仅不按照我们的约定进行,而且脾气也越来越不好。发生了几次不大不小的冲突,场面险些失控。 那之后,我开始严肃地给孩子设定一些规则,比如没有好好地吃完饭是不能玩Pad和看电视的,必须按照约定的时间看完书才能看电视,周末才能玩pad……在做这些规定的时候,我都是很严肃地执行的。可是,这一切却总是被爸爸打乱。只要爸爸在家,不一会我就会发现家里的电视遥控器或pad稳稳地把握在大boss的手里。我也理解他爸爸为什么破坏了我制定的规则。他爸爸下班后比较劳累,跟孩子周旋有时会没那份精力,所以他就会放任孩子玩这些东西。另外,我们家大boss嘴非常甜,只需几句话基本上就把爸爸夸得云里雾里了,之后他再稍微提一个小要求,他爸就很难把持得住原则了。 但是爸爸这么做的直接结果是,孩子不仅没有感恩爸爸让他使用电脑和电视,一旦要求他停止电视或pad,他闹得反而更加变本加厉了。

 

经过很长时间的沟通和磨合,我和他爸爸才把一些规则制定下来,并且约定无论大boss怎么软磨硬泡,必须按规则执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作为父母算是走了一个很大的弯路,在面对孩子无理取闹越变越不配合的过程中,我曾一度怀疑这应该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叛逆情绪”导致的。但是在我们严格制定规则、提出要求并一贯执行之后,我发现孩子慢慢地变得不那么“叛逆”了。虽然有的时候也会跟我们在规则上讨价还价,但是我们收获了一些他在行为上的进步,虽然还不是特别的完美,但是已经比以前的状况好多了。 这件事情让我思考这样的问题——在这个年纪毫无限制地对孩子“独立性”培养,让他完全自己学会自己把控自己的行为到底行不行?至少在我这里是走不太通的,我们以前的比较“放任”的行为并没有给孩子机会去好好地理解什么是规则。当然这绝对不能怨孩子的悟性太差,这也是这个阶段年龄孩子的认知特点决定的,他们的认知程度还没能达到事事理解的程度。但是,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是不可避免地要和社会接触的,社会是由各种规则和规矩的,孩子即使不理解,但是总要去面对和接受。基于以上原因,我相信家里也是学习规则和规矩最好的地方之一。

 

作为家长,我们总会给他们的理解规则有一些缓冲期,也能给他们耐心的解释。 我愿孩子的世界是一个自由的世界,我愿他们童年阳光的童年可以更灿烂一些,所以我们的心可以无比柔软,用包容和无条件的爱以及赞美去呵护他,这差不多是所有妈妈们的理想。但是,我们要知道,孩子们以后要走入那个更大的叫做社会的世界,我们一定不希望他走进去之后有太大的落差,会有更多的挫折。

 

养孩子这件事,没有什么特别的金科玉律适用于所有的人,我把我的观点写出来,跟我的同学在朋友圈发问的初衷一样,那就是——作为妈妈在选择教育方式的时候,除了晒我们无私的爱之外,也不必纠结于自己的孩子并不适合专家们的教育理念而产生负罪感。我们不能因为养孩子而过度丧失自己的判断和诉求,这样也是给我们孩子能做的最好的榜样。

搜索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