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网-广州家教
当前城市:广州 [切换其它城市] 
gz.eduease.com 家教热线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6939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广州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广州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400-6789-353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广州家教网 > 家教直通车 > 家教直通车:近三成家长没和孩子谈过“性”

家教直通车:近三成家长没和孩子谈过“性”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15-01-19

  你赞成与其他家庭“拼养”孩子吗?家长学历与孩子学习成正比吗?早报记者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获悉,近期该院发布了一份《四省市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家庭赞同“拼养”孩子,而家长学历越高,往往对孩子学业更有帮助。

  2014年,中国教科院教育科技研发中心张敬培主持的课题组对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省市(每一省份选取不同行政级别的市、县)2万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分别进行了家庭教育相关问题的调查。

  家长学历影响孩子学习

  此次调查显示,家长受教育程度差异所带来的家庭文化差异,会对学生学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对学生学业水平、学习动机的影响。

  从学业水平来看,在学业优秀的学生中,父母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中专及以下的比例分别为18.62%、22.41%,父母受教育程度为研究生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45.85%和55.63%。而在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中,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中专及以下的家长所占比例较大。

  此外,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学生其内在学习动机的比例越高,即父母学历为研究生及以上的学生认为“学习很有趣”的比例比父母学历为高中及以上的学生高6个百分点以上。而外在学习动机中,“成绩不好没面子”、“不学就会被批评”三项的比例均随家长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降低。

  此外,调查显示,家长受教育程度越低,越重视子女的学习,但效果甚微。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家长由于自身的教育背景所导致的经济状况相对较差、职业环境相对恶劣、社会地位不高等,都使其对子女的教育,尤其是学习更为重视。

  从观念层面,认同“知识改变命运”这一观念的家长中,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中专及以下”的父亲为70.50%,母亲为67.67%,均比研究生及以上的家长高6%左右。

  调查还发现,小学生学业水平与其家庭组织娱乐活动的频率呈现出正相关性。选择“从不”、“偶尔”和“经常”组织的家庭,学业水平优秀的比例分别为5.26%、69.93%、24.43%;学业水平较差的比例分别为16.21%、73.18%和10.01%。可见,家庭组织娱乐活动的频率高,小学生学业水平优秀的比例也高。另外,学业水平优秀的学生家庭,“几乎每天”和“每周2-3次”家人共进晚餐的比例均高于学业水平较差的学生家庭。

  家长“性教育”不容忽视

  此次调查显示,超七成家长对子女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性教育,但在教育观念和能力上仍存阻碍。

  调查发现,家长给子女进行性教育的主要内容按照选择比例高低依次为:性别教育(46.79%)、性器官卫生保健(31.02%)、防范性骚扰(29.90%)、生命的来源(29.52%),选择“几乎没教过”的占26.78%,表明超过七成的家长曾对子女进行过不同内容的性教育。从家长对子女进行性教育的内容项数来看,选择1项的高达58.51%,选择2项的占24.56%。

  课题组认为,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有关“性”的讨论历来是一个“令人尴尬”的话题,尤其在亲子之间,更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

  当问及家长“阻碍您进行性教育的主要原因”,仅有23.04%的家长认为没什么阻碍,选择“不知道怎么教”和“不知道教什么”的比例合计为50.60%;选择“孩子还小,没必要教”和“不好意思说”的合计为26.36%。

  课题组认为,阻碍家庭性教育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家长的性教育能力不足,对性教育的教授内容和方法均缺乏认知;另一方面则与态度保守有关。

  调查显示,女生比男生接受家庭性教育的机会更多。几乎未接受过性教育的男生(占28.57%)比例要高于女生(占22.74%),家长对于女生“防范性骚扰”尤为重视;从接受性教育内容的项数来看,仅接受过1项性教育内容的男生多于女生,无论从接受性教育的广度还是深度来看,女生都比男生更具优势。

  对此,课题组提醒,尽管从性生理发育看,女生比男生先进入青春期,但男生的性心理发育早于女生,因而对于男生的心理卫生教育、道德伦理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孩子缺同伴”困扰家长

  中国的大中城市已经全面进入“独二代”时期,因此,“拼养”作为一个全新的养育概念在近几年颇受年轻家长追捧。

  在此次调查中,当问及家长“目前最困扰您的教子问题是什么”,发现“孩子缺少同伴”也是困扰家长的一个重要问题,排在所列11项问题中的第五位,其中城市家庭中更为明显。课题组认为,同伴关系一方面是学生满足社交需要的源泉,另一方面同伴交往经验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拼养”已然成为家长为独生子女抗“独”的新选择。这也同时凸显出家长对独生子女同伴缺失问题的担忧。

  关于“拼养”的形式,一般多是三五个家庭把孩子都“拼”在一户人家,由该户家长照顾。调查认为,小学生之间相互到同伴家里过夜,也属于拼养的一种形式,并且更为常见。

  调查中,问及家长“您是否愿意让孩子在同学家小住几天,或请同学来家小住”,45.86%的家长愿意尝试,13.47%的家长表示来自己家行,去别人家不妥,还有12.57%的家长表示已经有过这种经历,选择“不愿意”的家长仅占28.10%。可见接近七成的家长对于“拼养”孩子持赞成态度。

  课题组认为,这一方面可能是缘于相当多家长已经意识到独生子女养育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另一方面,平日工作繁忙的家长也能利用“拼养”孩子的机会使自己得到放松,此外,还有的家长可能是出于对子女意愿的尊重。


  ■ 教育焦点

  阅读大赛专家感叹中小学生

  “年龄越大作文却越没灵性”

  早报记者 韩晓蓉

  

  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作家协会指导,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上海图书馆、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澳门日报》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光明优+2015全球华人中小学生阅读报告大赛”上海赛区启动会近日在长宁中学举行,学生年龄越大作文越没灵性成了作家们最大的感叹。因此,今年的大赛主题(中学组)定为“走进经典”,旨在让学生通过经典阅读,寻找到正能量,让经典作品潜移默化地滋润心灵。

  “读经典为了滋养内心”

  大赛评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秋生、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王晓玉、《澳门日报》主编汤梅笑等人一致认为,要突破没有灵性的“瓶颈”,中学生不能只盯着课本,而应带着思考去大量阅读,同时,还应亲近自然、亲近身边的人,用心体验生活,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叶辛阐释了他对“经典”的理解,“经典就是经过一代代人筛选,无论什么样的人,生活在什么时代、什么阶层都能读出味道的好作品,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叶辛说,“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不管吃,不管穿,不能提升我们的物质生活,但它能滋养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快乐。”

  启动会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报》副主编陆梅带来讲座《发有用的小声——和中小学生谈谈阅读与写作》,对同学们的阅读和写作进行了指导。

  陆梅说,对一个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相逢一本好书是一种幸福,好的阅读,就是一面镜子。她建议中学生们,每天用一小时的时间阅读,让书为我们开一扇小窗,滋养我们的心灵。同时,陆梅鼓励中学生在读书和写作时,要有自己的思考,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她说:“读书、写作,乃至寻常做人,都不能人云亦云,最先影响你的,肯定是那些无用的大声,它们喧哗嘈杂,而独立思考后发出的小声,虽然微弱,却是你自己的声音。我们读书、写作,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陆梅说。

  阅读大赛注重文化交流

  一年一度的全球华人中小学生阅读报告大赛前身是“沪、港、澳与新加坡、马来西亚”五地中学生阅读报告大赛,鼓励学生在寒假读一本书,并围绕主题写一篇读书报告。大赛已经连续开展了15届,至今累计已有500多万的海内外青少年参加,与其他征文活动相比,阅读报告大赛更重健康阅读。

  大赛也更重视文化交流,参加阅读征文大赛的,除了上海的中小学生,还有来自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及中国澳门等地区的华人中小学生,每年颁奖典礼,获奖学生与评委汇集一堂,互相交流,了解不同的文化。

搜索教员